刘备势力的核心策略应围绕资源积累、武将培养、地形利用和联盟外交展开。初期阶段需优先发展农业与商业经济,确保粮食与资金稳定产出,为后续军事扩张奠定基础。武将配置上应侧重诸葛亮、关羽等核心人物,通过技能搭配提升整体战力,同时合理分配装备强化单兵作战能力。资源管理需平衡城建、募兵与科技研发的投入比例,避免因过度扩张导致后方空虚。
中期战略重点转向荆州控制权的争夺,这是入蜀的关键跳板。作战时需充分利用情报系统分析敌方兵力分布,优先攻占防御薄弱的边缘城池形成包围态势。战斗中注意保留至少一名高机动武将作为预备队,应对突发战况。对于险要关隘可采用围而不攻策略,消耗守军粮草后再发动总攻。攻城后务必及时修复城防设施并派驻守军,防止被敌对势力趁虚而入。
入蜀阶段需特别关注地形因素,针对山地作战特点调整兵种比例,适当增加山地适应性强的步兵单位。在攻打成都前应确保已触发雁桥事件减少守军数量,同时安排分兵控制汉中要道。战斗过程中合理运用突进机制缩短行军时间,单挑胜利后及时撤退补血避免无谓损耗。若遭遇强敌抵抗,可暂时转攻为守,通过外交手段争取周边势力中立或支援。
后期巩固阶段需建立完善的防御体系,在成都周边城池部署联动防守兵力。经济上重点开发蜀地特色资源,通过商业路线与盟友保持物资流通。军事训练应侧重提升部队的山地作战与守城能力,同时保持一定数量的机动部队应对多线威胁。注意维持与东吴的外交关系,避免陷入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,通过定期互访和资源互换巩固联盟稳定性。